教育部门屡次强调的“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到底应该如何做?老师必看!
2018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1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号),要求“ 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3月,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其中的“互联网+教师教育创新行动”要求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教学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中则明确指出“启动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计划”。由此可见,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新技术带来的教育教学变革,已成为新时代国家和社会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导向。
不做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勒德分子”
适应新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与演化的重要途径,也要承受因打破行业既有秩序而产生冲突的代价,“勒德分子”这一名词的出现就是矛盾冲突的例证。19世纪初,英格兰纺织工人内德·勒德发现,工厂里新进的机器会让自己在内的大量工人失去工作机会,无法养家糊口。于是他鼓动很多工人一起砸坏了很多机器,以抵制新技术给工厂带来的变化。1813年,英国政府以破坏机器的罪名,将勒德在内的17人处以死刑。从此,人们以“勒德分子”来指代所有惧怕技术、拒绝技术的人。
拒绝新技术的冲突,并非只出现在大工业时代或制造行业。曾有一位学者整理出美国过去两百多年里,教育从业者对技术的拒绝。如1703年美国部分老师担心,学生不用树皮打草稿而依赖于价格较高的石板,石板若掉在地上摔碎了,学生们就没法写字了;1815年,校长协会认为当时的学生太过依赖纸张,不知道怎样在石板上写字,纸写完了怎么办?类似对技术的担忧甚至拒绝,一直延续到互联网时代。如笔记本电脑委员会的人提出,为什么要给高中生买笔记本电脑?学校为什么要把成绩放到网上?会有人看吗?为什么要让学生在校内使用平板电脑呢?诸如此类。
然而,新兴技术给行业发展带来的冲击,不会因为有人拒绝就绕道而行。自2013年以来,方便面企业在越做越用心的情况下,仍无法改变年销售量减少几十亿包的下滑趋势,这是方便面行业被基于互联网的外卖行业所打败的结局;2011年,台式机的销售量首次被移动终端超越,以后再不曾逆转,这是单一化的在线学习被基于普适计算的泛在学习所取代的结局。因此,主动适应新技术,是新时代公民数字化生存的前提。如勒德分子般,无法主动适应新技术给行业带来潜在颠覆性改变的人,注定要处于时代的边缘。
人机协同能力是新时代专家教师的核心竞争力
美国学者斯腾伯格曾于1995年提出“专家教师原型观”的三要素模型——知识、效率和洞察力。在互联网进入教育领域之前,刚入职的教师运用以个人为主的思维方式,要达到该模型所描述的专家教师程度,可能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历练。经由主动思考、经验累积并不断实践,才有可能从新手教师经由熟练型教师,成长为专家教师。
那么主动适应新技术,会让专家教师的成长历程有所改变吗?戴汝为院士在《社会智能科学》一书里,系统论述了人机结合的智能科学和智能工程,他认为在信息时代,人机结合的思维方式能结合人脑与计算机的思维优势,又可以通过反馈的作用,用计算机来提高人的思维效率,增强人的智慧。那么可以预见,一位新手教师若能善于运用人机结合的思维方式,具备较强的人机协同工作能力,比如能有效利用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高水平学术会议直播、学术公共号等建立专业学习网络(Professional learning network),以提升专业知识,能利用诸如自适应算法驱动的错题本系统、带有语音识别和发音纠错等弱人工智能基因的工具软件,以提高学情诊断效率,利用基于海量英美新闻文本库实现的英文作文即时自动批改、描绘学习者画像的综合素质评估报告等,以具有教学洞察的能力,那么他成长为专家教师的阶段不会减少,但是成长速度会大幅加快。人机结合的思维方式,会使科技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内生动力,成为专家教师的核心竞争力。
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首次把教育的基础研究作为重要的资助领域,新设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交叉学科的二级申请代码,支持教育机器人、教育智能体、教育大数据分析与应用、自适应个性化辅助学习等主题的研究,顺应科教融合的发展趋势,满足教育创新发展的社会需求。可见,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引入教育领域,破解传统教育研究方法难以解决的新问题,已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
教师主动适应新技术的三层境界
王国维先生提出的治学三层境界说,广为流传。独上高楼是迷茫,也是敢于尝试的勇气;衣带渐宽是执着,也是对实践的坚持;蓦然回首是惊喜,更是融会贯通的收获。梁漱溟先生在1928年所提出的做学问的八层境界,从独立思考到主动发现,走上有意识探索之道,从通读百家到知不足至以简御繁,开始个人实践,从运用自如到一览众山小,直至精辟通透,方成大家,与王先生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由此可见,欲成一事,需经历从尝试到实践至通达的过程。教师主动适应新技术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三层境界:
第一,主动适应的意愿。
当灵活、优质、个性化成为教育需求时,传统教学结构中以教师为中心决定教学内容、进度、资源和评价的稳态教育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技术驱动的教育供给侧改革,即教师要善于借助技术的力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内容、灵活的进度、自适应的学习资源和全过程多维度的伴随式评价等。所以新时代,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层境界是主动适应新技术的意愿。
主动了解、持续关注,辩证地看待新生事物,不过度追捧,也不视而不见,走出教学的舒适区,从全球人才竞争视角看待技术迅猛发展的教育世界。因为参与建设2035年和2050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坚力量,正是今天坐在教室里的中小学生。教师固守于昨天的方法来教今天的数字原住民,他们永远无法胜任未来的世界。学生的改变,先从教师意愿的改变做起。
第二,主动适应的实践。
具有了主动适应的意愿后,教师就可主动实践技术变革的课堂教学。比如创设安全的移动社交空间,鼓励学生提交英语口语作业,通过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点评等方式创设技术支持的新型学习共同体;比如下载人体腺体分布、陆地动物等多学科增强现实教学图片,用手机扫描图片后,孩子们在课堂里用肉眼就可以看到立体、可旋转、可交互的全身腺体和会跑会说话的陆地动物,用平板电脑扫描特定卡片,学生在课桌上用手指就可以操作光电效应实验,改变参数探究原理,用增强现实构建技术支持的实验平台。
今天的教育,已然是开放、互助、协同发展的状态。老师要与学生和家长合作,与同行合作,与优秀的教育企业合作,各展所长,开展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教学实践。
第三,主动适应的洞察力。
新时代的教师,不仅要能解决问题,还要能重新定义问题,产生独创的、有洞察力的解决方法,具备更强的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平板课堂、智慧教室、虚拟学校等环境下,原本被纸张埋没的教学信息得以在线化记录,教师有机会以便捷而快速的途径获得全过程、全样本的学习数据,再通过学习仪表盘、课程信号灯等可视化分析工具,获取学生的学习行为序列、学习资源偏好、社会学习网络和生成数字制品的分析结果,这使得数据驱动教学范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基于证据的学习分析视角,帮助教师快速地把看似不相关的信息联系起来,找出导致学习症结的多因素内在关联、主要突破口及动态影响等,帮助教师对教学中的疑难杂症提出有创意且恰当的解答,形成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必备的洞察力。
写这篇文章的当天,我在北京某小学听了一节平板电脑环境下的语文课《触摸春天》。“睁着眼睛的蝴蝶被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这是因为,热爱生命的人,才有可能创造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愿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能帮助主动适应新技术的教师们,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迎来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春天。
(作者:孙众 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技术学博士)
— THE END —
文章来源:《教育家》杂志2018年5月刊
文章转自:微信号“光明社教育家”
微信编辑:李中华
往期荐读
尹瑞新 赵海涛:两个例子讲清“一对一”数字化教学怎么开展 | 教研视点
陈伟新:技术可以交给专业公司开发,应用则必须靠教师推进 | 数字课堂
特级教师周群:语文老师看过来,你要的项目式学习教学方案在这里 | 专题
2018,我们将聚焦以下话题,
欢迎来稿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